3D打印锻造碳纤维模具简介
锻造碳纤维通过将短切碳纤维与树脂混合,形成随机取向,具备高强度、轻量化和卓越的抗冲击性能。传统的锻造碳纤维模具通常使用铝或钢材进行CNC加工,成本高、周期长。
如今,3D打印技术(增材制造)正在颠覆复合材料模具制造,实现快速原型制作、低成本小批量生产、复杂结构成型,突破传统工艺的局限。
为什么选择3D打印锻造碳纤维模具?
- 缩短交付周期:从数周缩短至数天。
- 成本更低:相比CNC加工金属模具,初始投资更经济。
- 实现复杂结构:可制作内部冷却通道、晶格结构或集成功能件。
- 高定制化:非常适合低批量或定制复合材料零部件。
制造工艺概述
- CAD设计:根据收缩率和脱模角设计模具几何形状。
- 3D打印:使用耐高温树脂或金属粉末打印模具。
- 后处理:表面抛光、热处理或耐磨涂层处理。
- 碳纤维铺放:将混合碳纤维与树脂材料放置于模具腔内。
- 压缩成型:施加高温与压力完成固化。
设计与技术要点
- 耐高温性:模具材料需能承受150–180°C热固性复合材料固化温度。
- 表面光洁度:表面需喷涂光滑涂层,避免纤维印痕并改善脱模性能。
- 结构强度:需分析模具在30–100 bar压缩压力下的强度。
- 温控集成:必要时设计冷却或加热通道。
材料与打印技术
用于3D打印复合材料模具的常见方案包括:
- 高温树脂(SLA/DLP):适用于短期试制模具。
- 金属增材制造:钢材或Inconel用于高强度、长期使用。
- PEEK/PEKK:高性能热塑性材料,适合中等产量。
成本与时间对比
方法 |
交付周期 |
大致成本 |
适用场景 |
3D打印模具 |
3–7天 |
¥7,000–¥35,000 |
原型、小批量 |
CNC铝模 |
3–4周 |
¥35,000–¥100,000 |
中批量生产 |
钢模 |
6–8周 |
¥150,000以上 |
大批量生产 |
应用与行业案例
- 汽车内饰及结构件
- 航空航天轻量化零件
- 高端运动器材及消费品
- 复合材料原型专用模具
常见问题
什么是锻造碳纤维?
锻造碳纤维是通过短切纤维和树脂混合制成,具备高强度、轻重量,无需连续纤维复杂铺层工艺。
3D打印模具能承受高温吗?
可以,使用耐高温树脂或金属增材制造的模具可承受180°C以上的固化温度。
什么时候选择3D打印而非CNC加工?
当需要快速原型、复杂结构或低批量生产时,3D打印是最佳选择。